政治組
[記者廖述凱報導]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證實,教育部長潘文忠因台大校長案及私人原因,已向他提出書面辭呈,不過她還在努力慰留中。
賴清德今天率媒體團遊花蓮二天一夜,他在接受媒體訪問:現在有藍營爆料說,教育部長潘文忠因為卡管不力有跟你請辭,他這兩天也確實在一些公務行程上請假,他有跟你請辭這件事情嗎?
賴表示,潘文忠部長非常認真積極也非常負責在處理教育部各種事情,當然他在家庭裡一些事情的確也讓他造成在工作上的影響,不過很多事情還在努力當中…現在還在努力慰留。
潘文忠是在星期四行政院會時提出辭呈,他的辭呈如下:
各位親愛的同仁及各位媒體朋友,在此,我必須向各位報告,我已經在週四的行政院會後正式向賴院長提出辭呈。
從過去擔任教師、事務官到擔任教育部長,依法行政是我堅持的基本原則與立場,這也是在此次處理台大校長遴選案時,面對台大校長遴委會在這次遴選過程中的爭議與似是而非的模糊討論,即使該會做出其決議,但我仍堅持必須等具有實質投票推薦權的台大校務會議亦應針對這些爭議予以釐清。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做為台灣最高的學術單位,在應該要追求真相、真理的大學校院內,對於該校未來領導人所衍伸出的爭議,甚至可能是違法的事項,用「擱置」的會議決議來面對。
台大106年來自政府的預算高達67.8億元,台大師生人數超過了3萬5千人,如此的預算規模及人數,甚至是超越了某些行政機關。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是我們堅守的信念,實踐這些信念必須在誠實、法治的基礎上,這也是社會各界對一個大學校長基本且重要的期許。做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誠實信用、遵守政府法治是教育下一代的重要基礎和價值!台大校長動見觀瞻,相信社會各界都會以高標準來衡量;若是一個志在成為台大校長的人,無法向社會公開澄清自身行為所引起的爭議,相信這是難以贏得台大師生的認同。因為,台大是台灣的學術龍頭,台大校長更是引領台灣高等教育與學術發展的關鍵領航者。
台大校長一職懸缺至今,究其根本是因為學倫案重創台大以及台灣的學術形象,楊前校長也因此不再續任。而台大從輕忽學倫案的嚴重性、到後來在校長遴選過程中對相關疑義的模糊,教育部做為主管機關,如果不調查、不釐清,才是最嚴重的失職!而教育部為釐清爭議,要求台大及遴委會查明疑義,却經常遭到泛政治化的攻擊和污衊;另外更以政治的操作徒增教育部同仁在行政及業務執行上的負擔與壓力。
我從來不會畏懼職務上帶來的各種挑戰,然而,我也無法否認,此次台大校長遴選案引發之爭議,確實已造成教育界的對立以及社會的紛擾。過去這段期間,我已經盡全力,希望在尊重大學自主與當選人種種爭議釐清之間做妥適的處理。不過,由於當選人選擇不對外界公開說明,任憑疑慮蔓延,這已經衝擊了社會對教育部以及台灣大學校長的期待。我意識到,如果我繼續留在這個位置,政治操作就不會停止。在幾經思考之後,我決定離開教育部長一職。我希望,所有的政治操作都能因我辭職而止,讓本案回歸到單純的校長遴選程序及當選人身份適格的討論。
我相信,對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來說 ,原則比職位更重要。我希望自己的辭職,換取台大校長遴選紛爭一個冷靜且重新釐清的機會。真心感謝所有教育部同仁在過去一段時間的協助,珍重再見!